2025年再次到訪後壁菁寮老街,週末小小的村落也到訪了許多遊客。在電影和連續劇的加持下,
這裡成了台灣人這幾年共同追劇的回憶
美食之旅:吃到飽的幸福
在後壁村,因著無米樂電影而聲名遠播的米, 許多老老少少離開時都扛了一包小小精緻的米~原來走到後後壁農會後面新整理好的農創館裡面就會
有許多當地或台灣的農產品~讓懷舊之旅增添了一絲新意。
還有街角古早味的蚵嗲, 新鮮的蚵仔加上新鮮的韭菜香~
後壁村不僅有美食,還有豐富的文化歷史。
金德興藥舖
阮家古厝坐落於菁寮老街,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「金德興藥舖」。這座古老的建築採用街屋形式,榮登直轄市定古蹟名單,是一個珍貴的文化遺產。阮家古厝的建造年代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間(1734-1795年),以傳統的街屋風格為主,並擁有獨特的閣樓設計,在台灣相當罕見。整體結構為木造,使用福州杉木的榫接工藝,完全不見釘子或榫卯,並保留了古樸的中藥櫃。儘管經歷了三個家族的更迭,這座古厝在兩百多年的歲月中,依然隱約流露著昔日的輝煌。門梁上方的「金德興謙記」商號匾,為1925年由書法家景塘所題。牆面彩繪的中一則「陶朱公十二則戒」,為1917年屋主阮謙所寫。
菁寮黃家老宅
菁寮黃家老宅是一座具有歷史意義的古老建築,位於台南市的菁寮老街上。這座老宅不僅是當地文化的象徵,也是台灣傳統建築的代表之一
建造年代:黃家老宅的建造時間可追溯至清朝,約在19世紀中期,反映了當時的建築風格與生活方式。
家族歷史:黃家是當地著名的商業世家,老宅見證了家族的興衰與發展,承載著許多故事和傳說。
傳統建築風格:老宅採用傳統的閩南式建築風格,具有典雅的屋簷和精緻的木雕裝飾,展現了當時工匠的高超技藝。
菁寮黃家古厝建於1928年,是一座融合傳統與西洋風格的建築物。其立面仿文藝復興式,後屋身則為閩南式建築,外觀文藝氣息濃厚,通常被稱為「西洋樓仔」。
這座古厝的立面屬於二落正身五間起,兩側對稱。正面設有雙柱式造形和洗石子的山形牆,牆額上有雙排文字。上方為黃氏堂號「紫雲荔園衍派」,下方標示建築時間的「AD1928」為西年,「JD2588」是日皇年代,而「SHINJYUN. KOW.」則代表黃氏店號「黃振順」。
在側面,兩側間為八角凸出式廳堂,側間正面同樣設有山形牆。後側則是形式較簡約的欄杆,屋後也作山牆形,上書黃姓祖籍「江夏」,文字旁有藻飾。
這座古厝的設計充分展現了傳統與西洋建築風格的融合,具有重要的文化與歷史價值。
交通方式:
【大眾運輸】
台鐵:
(1)搭乘台鐵至後壁車站下車,建議轉搭計程車抵達。
(2)搭乘台鐵至新營車站下車,再轉搭其他大眾運輸工具。
客運:在新營火車站搭乘新營客運,在菁寮站下車。
【自行開車】
1.中山高下新營或白河交流道→往台1線(往水上)→後壁火車站→南82線→後菁寮,即可抵達菁寮老街。
2.中山高下水上或白河交流道→往台1線(往水上)→後壁火車站→南82線→後菁寮,即可抵達菁寮老街。
路線規劃:如果你選擇自駕,可以使用導航系統設定目的地為「菁寮老街」。沿著主要幹道行駛,路標會指引你到達。
一般來說從水上交流道下來約30分鐘內就可以抵達。
停車資訊:老街附近有一些公共停車場和路邊停車位,但在假日可能會比較擁擠,建議提前規劃。
後壁區農會
營業時間:
星期二 | 08:00–16:00 |
星期三 | 08:00–16:00 |
星期四 | 08:00–16:00 |
星期五
(清明節/兒童節)
|
08:00–16:00
營業時間可能不同
|
星期六 | 休息 |
星期日 | 休息 |
星期一 | 08:00–16:00 |